{{ $t('FEZ002') }} 教務處|
109 年度原住民族文化優良教案甄選實施計畫
壹、目的
一、 落實原住民族教育法第27 條及第29 條之規定,促進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瞭解原住民族語言、歷史、科學及文化,並構思規劃具多元文化觀點之相關課程與教材。
二、 實踐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,鼓勵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投入素養導向、議題融入及原住民族語文相關輔助教材之研究。
三、 發揚適性揚才之精神,鼓勵教育人員研發原住民族文化課程及教材,以豐富實驗教育及藝能班等多元教學內容,提高教學成效。
四、 提升教育人員課程與教材研發風氣,精進教師多元文化教學能力,激勵專業成長。
貳、辦理單位
一、 主辦單位:教育部
二、 協辦單位:原住民族委員會
三、 承辦單位:國立臺中教育大學(地址:40306 臺中市西區民生路140號;電話:04-22188199;聯絡人:原住民族教育及文化研究中心王厚仁先生)
參、參加對象、類組及評選主題
一、 參加對象:(每份教案撰寫人數以一至三人為限;每人至多參與兩份)
(一)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之現職教師、代理(課)教師、實習教師、專職族語老師及族語教學支援工作人員。
(二) 大專院校之教育相關系所、師資培育中心師生。
(三) 相關教育人員或團體。
二、 參加類組:分為實驗教育組及非實驗教育組,每組再依教育階段別分類如下表,並設計適合該類組學生之教案(任教於高中附設國中(小)部或國中小之投件者,亦請擇一學制投件):
三、 評選主題:本甄選活動旨在評選優良原住民族文化課程教材,下列主題皆可作為本次教案甄選之內容。
(一) 原住民族語言文字的保存及傳承。
(二) 認識部落與原住民族的歷史經驗。
(三) 原住民族的名制、傳統制度組織運作及其現代轉化。
(四) 原住民族文化內涵與文化資產。
(五) 原住民族土地與生態智慧。
(六) 原住民族營生模式。
(七) 部落倫理與禁忌。
肆、投稿所需相關表件格式可至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「原住民族教育資訊網」(https://ieiw.ntcu.edu.tw)下載。
伍、辦理期程
一、 報名及收件方式:
自109 年8 月15 日至109 年10 月15 日上午12 時截止,請至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「原住民族教育資訊網」(https://ieiw.ntcu.edu.tw)進行線上報名,並完成上傳投稿教案相關資料。
二、 評選成績公告:
109 年11 月23 日前公告於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網站(https://www.k12ea.gov.tw),及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「原住民族教育資訊網」(https://ieiw.ntcu.edu.tw),並另函文至各縣市政府及獲獎者。
三、 頒獎典禮:
(一) 時間:預定於109 年12 月11 日,並將考量「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(COVID-19)」疫情情況,調整及通知辦理時間。
(二) 地點:國立臺中教育大學(地址:40306 臺中市西區民生路140號)。
(三) 獲獎者由承辦單位安排,需於頒獎典禮當天出席受獎及依主辦單位需求進行發表(每件得獎教案,至少需1 人出席)。
(四) 請各單位核予所屬出席人員公(差)假出席,差旅費由本署委辦計畫相關經費支應。
陸、評選方式
一、 評選委員
遴聘熟稔原住民族文化、教育、課程教學等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若干名共同進行書面評審。有關評選委員之迴避義務依相關規定辦理。
二、 評分項目及配分比例如下,其各項目評審內容詳如附件5 評分表:
(一) 主題價值性:20%
(二) 內容妥適性:30%
(三) 教學有效性:30%
(四) 活動創新性:20%
柒、獎勵及獲獎作品用途
一、 獎勵辦法
本甄選活動依參加類組分別擇優選出下列各類組獲獎教案,各類組名額依「跨主管機關及區域性競賽活動核發獎金或等值獎勵支給表」之規定,以送件件數20%為限;每類組得獎名額得相互流用,同類組成績相同者,得並列該獎項。
(一) 「特優」一名:每件作品發給等值商品禮卷15,000 元、參賽人員頒發獎狀1 幀。
(二) 「優等」二名:每件作品發給等值商品禮卷10,000 元、參賽人員頒發獎狀1 幀。
(三) 「甲等」三名:每件作品發給等值商品禮卷7,000 元、參賽人員頒發獎狀1 幀。
(四) 「佳作」若干名:每件作品發給等值商品禮卷2,000 元、參賽人員頒發獎狀1 幀。
二、 參賽作品經評審委員二分之ㄧ(含)以上認定未達獲獎水準時,部分獲獎名額得列為從缺或減少獲獎名額。
三、 獲獎作品之著作權應無償歸教育部所有,主辦及承辦單位應無償取得複製、公布、發行、與使用之權利,並視需要得請獲獎人員配合修改。
四、 獲獎之優良教案,將公告於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「原住民族教育資訊網」(https://ieiw.ntcu.edu.tw)提供下載,以有效地促進優良教案交流及分享教學成果。
五、 各直轄市、縣(市)政府對於獲獎人員,得依相關規定本權責予以獎勵。
捌、版權說明
一、 參加甄選之教案內容,以自行開發製作,且限未曾投稿、參賽、公開發表之教案為主,參加甄選之教案無論得獎與否均不予退件。若引用他人之圖片、影音與文字等,需取得所有權人同意,並註明出處。參賽人員於報名時應簽署切結書(如附件1)。
二、 參加教案甄選之作者,應簽署智慧財產授權書(如附件2)予教育部、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及國立臺中教育大學,俾利推廣應用原住民族文化。
三、 凡參加甄選之教案,經人檢舉或告發,或涉及侵害著作權或專利權,或違反著作權法等相關規定,經有關機關確定者,應取消其獲獎資格,並追回已發放之獎勵及獎狀,且獎位不遞補。所涉刑民事責任,由違反規定之參賽人員自行負責。
玖、甄選須知
一、 授課節數不拘(以3-12 節為宜),以能完成一個完整活動、教學單元或幾個小單元的組合為原則。
二、 參賽作品格式
(一) 稿件以中文MS-Word2007 以上版本或相容之自由軟體編寫,不接受手寫稿件。(送件時須以PDF 檔上傳)
(二) 版面設定
1. 以A4 由左至右橫打,上、下、左、右邊界各2 公分,行距為單行間距。
2. 字體:標題─標楷體16 點(pt)字,段落標題─標楷體14 點(pt)字,內文─標楷體12 點(pt)字;英文、數字請用TimesNew Roman 書寫,標點符號以全形字。
(三) 學習單、powerpoint 等教學活動中所需之素材,請清楚說明一併附上,並上傳於附件區。
(四) 需設定頁碼。
(五) 全部稿件(附件3)不得超過30 頁(含圖表、相片及附錄)。
三、 繳件資料項目
(一) 報名表(請至網站線上填報)
(二) 教案資料
1. 附件1:切結書
2. 附件2:智慧財產授權書(一式三份)
3. 附件3:教案設計作品(含學習單與學生學習活動)
(三) 請於申請截止日期前,依附件4 繳件檢核表項目,自行檢核繳件資料是否備齊,未備齊者,視同資料繳交不全,不接受補件,亦不予評選。
(四) 教案甄選資料上傳時,請依附件4 繳件檢核表之檔案名稱設定規範上傳,檔案上傳後,即不接受補件。
(五) 教案甄選資料上傳前,請務必檢視教案甄選之全部稿件資料(附件3),不能顯示任何可以分辦個人資料之訊息 (含校名、教師姓名、學生姓名),如需出現則以OOO表示,以確保公平原則。
四、 重要提醒:參賽教案於投件時間上傳後,即不可修改或重複上傳,請於上傳前再次檢視作品之完整性。
拾、預期成效
一、 透過教案甄選,期待教師對原住民族文化有更深的認識,並希冀能適時將原住民族文化教育融入教學。
二、 提升相關教育人員撰寫優良教案的能力,促進專業發展,提升教學成效。
三、 藉由優良教案之發表,提供教學資源分享交流,達到教學精進目的。
四、 使學生體認並接納文化的異質性,在潛移默化中陶冶和睦相處、互相扶持的美德。
拾壹、本計畫奉核定後公布實施,修正時亦同。
{{ $t('FEZ012') }}
{{ $t('FEZ003') }} 2020-08-07
{{ $t('FEZ014') }} 2020-09-06|
{{ $t('FEZ005') }} 93|